防止用户流失、提高留存率和转化率同样是核心工作。一款手游很难满足所有玩家的喜好,但运营者需通过精准运营,让产品获得多数目标用户的认可。而应该怎样去预防用户流失?让用户不想离开?
如何定义手游用户流失
用户流失指玩家在一段时间内不再登录或参与游戏核心玩法。但具体定义需结合手游类型、玩法及运营目标,参考《运营之光》的三个维度,在手游场景中可作如下解读:
1.流失用户根据运营目标而定
若运营目标是提升日活跃用户数(DAU),则短期未登录的用户需重点关注;若目标是提高付费转化,长期未付费的高活跃用户可能被定义为 “潜在流失用户”。
2.流失用户与游戏使用频率相关
不同类型手游的使用频率差异显著:
- 竞技类手游(如《王者荣耀》《英雄联盟手游》):玩家高频登录,若 3-7 天未登录,可能视为流失风险用户;这些类型的APP产品使用频率非常高,提高DAU是运营KPI的重中之重。这类产品的用户在半个月/一个月之内没有登录,基本上可以视为流失;
- 养成类 / 策略类手游(如《阴阳师》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):玩法节奏较慢,1-2 周未登录可能被定义为流失;
- 单机剧情类手游:玩家可能集中在假期体验,流失周期可延长至1个月以上。
3.流失用户与用户群体正相关
不同玩家群体的流失标准不同:
- 硬核玩家:对游戏深度依赖,若核心玩法参与频率下降(如排位赛次数骤减),即使仍登录,也可能被视为 “流失前兆”;
- 休闲玩家:登录随机性强,需结合其历史活跃周期判断(如周末活跃用户若连续 2 个周末未登录,可能视为流失);
- 付费玩家:若长期(如 1 个月)未产生消费,即使仍登录,也可能被标记为 “付费流失用户”。
通过数据对手游用户流失原因进行分析
手游运营需基于数据洞察流失原因,可从以下维度切入:
1.流失用户的行为特征
分析流失前的行为模式,定位关键流失节点:
- 新手阶段:若大量玩家在新手引导的某一关卡(如教程战斗失败、操作复杂)流失,可能是引导设计不合理;
- 中期玩法:若玩家在 “资源获取关卡” 或 “PVP 匹配” 环节退出率高,可能是难度失衡或匹配机制问题;
- 社交互动:若玩家加入公会后短期内流失,可能是公会玩法缺乏吸引力或社交氛围差。
2.流失用户的渠道来源
不同渠道(如应用商店、信息流广告、KOL 推广)的用户质量差异较大。例如,通过 “高福利诱导” 渠道获取的用户,可能因福利到期后流失率显著升高。
3.流失用户的群体特征
结合玩家画像(年龄、性别、付费能力、玩法偏好)分析:
- 若流失用户多为 “零氪玩家”,可能是免费玩家的成长路径受阻(如资源获取难度过高);
- 若女性玩家流失率突增,可能是外观系统更新缓慢或剧情内容不符合其偏好
4.流失节点与产品动作的关联
检查流失高峰是否与游戏更新、活动调整同步:
- 版本更新后流失率上升:可能是新玩法难度过高、核心机制改动引发不满(如角色平衡性调整);
- 活动期间流失:可能是活动规则复杂、奖励与付出不匹配,或出现 BUG(如奖励发放延迟)。
5.其他外部因素
- 内容更新滞后:长期无新副本、角色或活动,玩家易因 “玩法疲劳” 流失;
- 竞品冲击:同类新游上线(如《原神》对二次元手游的分流)或竞品推出独家联动活动;
- 口碑下滑:因外挂泛滥、客服响应差等问题导致玩家负面评价扩散。
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户流失原因其实是不一样的,需要根据自身APP的数据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假设;

手游用户流失的预防措施
预防用户流失需从产品设计与运营策略双管齐下,提前规避风险:
1.产品层面的优化
1)版本更新需结合运营反馈
避免 “闭门造车” 式更新,开发团队需与运营团队共同评估新玩法的合理性。例如,新增 PVP 模式前,需通过运营数据确认玩家对竞技玩法的接受度,避免因难度过高导致流失。
2)核心玩法改动需循序渐进
对核心机制(如战斗系统、养成数值)的调整需谨慎,可通过 “灰度测试” 小范围验证玩家反馈。例如,某卡牌手游计划调整角色技能,可先在部分服务器测试,观察胜率、使用率等数据,再决定是否全量上线。
3)优化游戏体验细节
- 降低操作门槛:针对休闲玩家简化复杂操作(如自动战斗、一键领取奖励);
- 保障性能稳定:避免卡顿、闪退、加载过慢等问题(尤其在活动高峰期需提前扩容服务器);
- 适配多设备:确保在不同机型、分辨率下的显示与操作流畅性。
2.运营层面的策略
1)精准活动运营,提升玩家粘性
针对不同阶段玩家设计活动:新手期通过 “7 日登录奖励” 引导养成习惯,中期通过 “副本挑战排行” 激发竞争欲;
避免 “逼氪式” 活动:过度强调付费才能获取核心奖励,可能导致免费玩家流失。
2)智能推送,减少玩家遗忘
基于玩家行为推送消息:如 “体力已满”“好友邀战”“未完成的日常任务” 等,避免无意义的骚扰;
结合玩家离线时长调整推送频率:短期离线玩家推送 “回归礼包”,长期离线玩家可推送 “版本更新亮点” 吸引回流。

3)完善成长体系与社交绑定
设计清晰的成长路径:通过任务、成就、等级奖励让玩家明确目标(如 “升到 30 级解锁新职业”);
强化社交关系:通过公会任务、组队副本、好友互助等机制,让玩家因 “社交成本” 不愿轻易离开(如《王者荣耀》的 “亲密关系” 系统)。
4)用户分层召回,降低流失损失
对已出现流失迹象的玩家,通过分层策略召回:
- 轻度流失(短期未登录):发送 “专属回归任务” 和小额奖励;
- 重度流失(长期未登录):推出 “老玩家专属福利”(如根据历史等级发放补偿),并告知版本更新的核心亮点。
用户流失是长期存在的问题,运营需通过数据持续监测玩家行为,结合产品类型与用户群体特征,精准定位流失原因。预防流失的核心在于:通过产品优化提升体验,通过运营策略增强玩家的 “参与感” 与 “归属感”,让玩家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、乐趣或社交价值 —— 这正是玩家 “不想离开” 的根本原因。
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
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