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年闹得挺凶的 “麻辣运动”,虽然因为太极端慢慢没人提了,但它是不是悄悄改了二次元游戏的风向?还有那个 “麻辣” 概念,最早是从 FGO 的 “Master Love”里提炼出来的,一开始还算中立,结果第二年起,连中立的人都不敢提这词儿了 —— 为啥会这样?

举个例子。你问我支不支持东亚各国好好相处、一起变富,我肯定举双手赞成;但你要是说 “支不支持大东亚共存共荣”,我只能让你赶紧走开。有人会说 “这不一个意思吗?”—— 那能一样吗?差远了!
还有 “混厕” 这词儿,特招人烦。对普通玩家来说,游戏就是解闷儿的;对玩得深的人来说,游戏都算生活一部分了。可到底是哪种怪人,把游戏当厕所,还觉得别人也都跟他一样 “住厕所” 里啊?说他有心吧,能发明出这破词;说他没心吧,还懂得 “推己及人”(只不过是往坏了推)。
现在也没人追求 “打倒所有‘混厕’” 的 “大赢” 了,反而开始搞 “角色麻辣化” 的 “小赢”。按这逻辑,要是插不进话、没跟上节奏,也不算出问题 —— 人家的角色本来就够 “麻辣” 了,怎么不算呢?请 COSER、发推广,都说成是 “为了更麻辣”;要是有人想切割那些极端的破事,反倒成了 “阻碍麻辣道路的敌人”!
那问题来了,这么折腾之后,当初喊 “麻辣” 的人,还算得上 “正统麻辣” 吗?那所谓的 “麻辣血脉” 纯不纯?要不干脆叫 “混厕仙人” 得了,宗旨就按他们那套来:“有男的就偷偷蹭”。
说是 “麻辣仙人” 丢了自己最在意的东西后 “进化” 来的,虽然没了正统性,只能跟社区里那些魔怔人混在一起,但说不定哪天 “新的麻辣说法” 出来了,“麻辣血脉” 又能回到他身上,进化成 “麻辣仙人Pro”—— 听着就挺离谱的。
原神直到枫丹之前,前面五个国家,每个国家都有个跟神差不多级别的世俗二把手—— 比如蒙德骑士团的琴、璃月七星的凝光、稻妻神社的八重神子、须弥的大贤者艾尔海森、枫丹的法官那维莱特。唯独纳塔,一直没这么个角色。等纳塔剧情更完大家才懂,纳塔里担这个 “二把手” 角色的,是火属性旅行者。


这里得拎清楚,按游戏制作周期,这些内容至少半年前就定好了。也就是说,“主角要在纳塔当高光” 这事儿,早几个月就拍板了。可偏偏在纳塔剧情开始前一两个月,社区里突然冒出来 “主角就是个摄像头” 的说法 —— 那时候各种内部 “泄密” 早就满天飞了。
我前两天还看见有人说 “纳塔女角色多,是 4.8 那次玩家冲出来的结果”,完全不管纳塔角色集体亮相的 PV,比 4.8 那事儿早了大半个月!你说这是不是故意的?明知道下一章主角要高光,先提前带 “主角不行” 的节奏,等后面主角真高光了,就说是 “我们玩家冲出来的”“早干嘛去了”“你就是知道自己要凉了才改的”。
当然了,要是你真觉得米哈游能在一个月里紧急改掉纳塔的内容,那算你对,我尊重你跟普通人有一样的权利,不歧视。
把话题拉回来,“男女角色比例” 的麻辣节奏也是一个套路。原神其实须弥版本男角色更多,可真正闹起来的却是林尼出场的时候 —— 这就很反常识了,因为林尼出来时,枫丹角色都集体亮过相了,明眼人都能看见女角色占多数,这时候还带性别节奏,图啥?
恐怕就是为后面能预见的 “女角色连发” 铺路,等后面真出女角色了,就说是 “玩家冲出来的结果”,把功劳都算自己头上。
再好好说 “Master Love” ,它的核心其实是 “角色对玩家的情感倾斜”,按游戏内容和设定,大概分两种:一种是 “明确的爱情”,另一种是 “亲密依赖的好感”。“明确的爱情” 是 ML 最核心、最广为人知的用法 —— 角色会通过台词、剧情或者互动,直接或间接说喜欢玩家。但有些作品里,ML 的情感更偏向 “极致的信任、依赖,或者只对你亲近”,没到爱情那步,可还是 “角色对玩家有特殊感情”。
比如有的少年向、全年龄向作品里,角色对玩家的情感更像 “伙伴间的绝对信任”,不是谈恋爱。所以 “爱情” 是 ML 的主要内核,但不是全部,具体得看单个游戏的角色设定和剧情。
“除了爱情,ML 还有友情、尊重、包容、信任,这些感情能超越时空”,这话没毛病,也正好解释了所有 ML 的情况。
ML 能火到出圈,一方面是玩家有这情感需求,另一方面是厂商把它当核心卖点。爱情向的 ML 符合玩家的情感需要,更容易引发讨论、催生二创;而且比起友情、亲情这种 “非爱情 ML”,爱情更直接、更有冲击力 —— 友情亲情表达得太含蓄,不容易 get 到,所以大家更愿意用 “爱情” 指代 ML。核心就是 “角色对玩家的情感倾斜” 和 “玩家的情感需求”,这词儿不该只能说 “爱情”。爱情占比高,但不同游戏、不同表达里,ML 的意思和意义不一样。说 “爱情” 更直观,也符合玩家和厂商的需求,可要是直接把 “爱情” 和 “ML” 画等号,就把这词儿搞窄了,也忽略了人情感的复杂多样。
最早的 “原教旨 ML”,其实是 FGO 里御主和英灵的羁绊 —— 不只是爱情,还有友情、信任,还有彼此的鼓励和尊重,这些感情能超越性别和时空,让不同时代的英雄都愿意相信这位御主、守护他。可经过 “麻辣运动” 之后,ML 就变味了,被搞成了狭隘的 “爱情”—— 非得是女角色围着一个男玩家转,跟 “众星捧月” 似的,还满是不加掩饰的性欲和色欲。就跟网上那段子似的,别人说 “全世界的男人都死绝了”,他接一句 “我都不会选你”,透着一股子扭曲。

其实米哈游想表达的 “麻辣”特别简单,就像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里翁法罗斯所有人喊 “救世主” 那样 —— 给玩家一个 “没人能代替” 的身份,让玩家能跟游戏世界、游戏角色建立连接。
你看原神里的旅行者,救了蒙德的风魔龙之灾,见证了璃月的 “下一个世代”,推动稻妻改变了 “永不改变的永恒”,成了须弥草神的 “最初的贤者”,看了枫丹 500 年的守护,感受了纳塔 “团结一心” 的意志;崩铁里的开拓者,解决了雅利洛 6 号的星核危机,跟仙舟将军一起打跑了灭绝大君,在梦境里跟星期日比过意志,现在还在努力当翁法罗斯的救世主,解决铁墓的危机。
这些才是 “主角和世界、角色的连接”,是最原始、最二次元的 ML。
所以根本不是 “米哈游开始搞 ML 化”,而是有些人把 ML 狭隘地定义成了 “性和欲”,忘了最初追求的 “努力、友情、胜利”,也丢了二次元最本质的 “感动”。
最后列列米家最近出的角色,大家感受下:
- 崩坏 3:赫莉亚、科拉莉、爱莉希雅
- 绝区零:仪玄、橘福福、浮波柚叶、爱丽丝、席德、奥菲斯
- 原神:丝柯克、伊涅芙、菈乌玛、菲林斯
- 崩坏:星穹铁道:白厄、红 A、Saber、海瑟音、刻律、长夜月



这些角色的情感表达,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 “性欲色欲”?大多是跟主角的羁绊、信任和陪伴 —— 这才是 ML 该有的样子。
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


发表评论